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地

文章来源:科学技术处 发布时间:2023年03月01日

“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地”致力于抢救、整理呼伦贝尔各民族历史文化,挖掘呼伦贝尔各民族文化内涵特征,创新呼伦贝尔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,研究呼伦贝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及当代启示,服务“五大任务”和模范自治区建设。对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和族际交流、文化互动和传承发展进行考察研究对于响应国家政策、加强民族团结、建设和谐社会及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维护国家安定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2014年7月,基地被内蒙古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,2019年5月,基地成功获得认定为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。基地先后获得“呼伦贝尔市工人先锋号”、“呼伦贝尔学院科技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
基地以形成高质量成果、提升服务社会能力、增强文化传承创新实力为目标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、出版学术专著,设立专项课题、为地方做咨询建议等,形成了以下四个研究方向:第一,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,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和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,开展历史和传统文化及语言等诸多领域的保护传承;第二,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,展示呼伦贝尔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丰硕成果,着重对巴尔虎蒙古族、布里亚特蒙古族、额鲁特蒙古族、达斡尔族、鄂温克族、鄂伦春族、俄罗斯族等民族的历史、文化、语言的发展、变迁、传承进行细致描述、全面分析、准确定位、深入研究,彰显呼伦贝尔民族文化的风采;第三,呼伦贝尔民族文化传播与推广,重点围绕文献资源、数据资料库和“民俗馆”的建设,立足于呼伦贝尔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社科普及,与学校图书馆合作,做好达斡尔、鄂温克、鄂伦春民族文献资源的搜集、出版和数据资料库建设工作;第四,新时代呼伦贝尔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,面向呼伦贝尔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,开展民族文化资源转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选择研究。

基地首席专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鄂温克族著名学者朝克教授担任。朝克教授系第九、第十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,中宣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,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。基地学术委员会由阿拉坦宝力格、敖特根、毅松、白兰、斯仁巴图等知名专家组成,成员共计14人,年龄结构合理,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为在读博士,均经过专业的学术训练,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实践经验。近三年,基地成员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学研究系列丛书、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丛书(国家通用语言和蒙古语)专著15部,立项科研课题20余项。

版权所有 呼伦贝尔学院